北京现代名图现车直降4万 裸车 分期 一键启动
發佈時間:2025-08-03 13:39:0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西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贛府廳字〔2025〕20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5-08-03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
(2025-2027年)
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為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江西省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完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提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的家庭、學校、社會育人環境,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7年,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學校家庭盡責盡力”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有陣地、服務有隊伍、經費有保障,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基本滿足需求、服務專業化水準顯著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明顯提升,兒童青少年社會認知和主動就醫意識進一步增強。
二、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
(一)優化學校心理服務體系。逐步推進各級學生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和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等建設,通過配置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發揮校醫和保育人員心理服務作用,以及購買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等方式優化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系統開展學生自我認知、人際交往、情緒調適、生涯規劃、社會適應等方面教育,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加強農村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輔導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培訓上給予政策傾斜支援。加強線上線下聯動,構建班主任(輔導員)、專兼職心理教師、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醫師三級心理健康守門人服務體系,開展接力式服務,推動學生心理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等及各市、縣〔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責任單位均包括各市、縣〔區〕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二)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依託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活動陣地,整合社會資源,搭建心理服務平臺。規範引導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發展,建立健全心理諮詢機構、社會組織、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銜接遞進的心理健康服務網路。開展“醫教結合”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完善學校和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協作聯動機制和綠色轉介通道。健全兒童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青少年體質健康干預試點工作,通過體育鍛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省衛生健康委、省文明辦、省民政廳、省教育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構建精神衛生服務網路。推動二級及以上精神專科醫院心理門診設置全覆蓋。加強精神科(心理科)病房設置和床位設置,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神科(心理科)設置,完善醫療衛生機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標準規範。國家級、省級精神醫學臨床重點專(學)科數量有所突破,建設省、市級兒童青少年心理(醫學)中心。(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升專業化綜合化的心理健康服務能力
(四)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持續開展精神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基層精神疾病防治人員培訓等。適當提高高校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專業碩士和本科招生人數,加強心理學相關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開展全省大中小學班主任(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社會工作內容納入教師培訓內容。教師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心理輔導與諮詢、心理危機干預等工作,應當納入教學考核評價、職稱評聘成果認定或者學術性評價內容。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志願者隊伍、專家服務團建設。(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團省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升熱線服務能力。加強省“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平臺建設,強化心理援助熱線工作人員培訓,打造“打得通、找得到、能管用”的兒童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暢通省、市、縣三級及各部門心理援助熱線聯繫,建立個案幫扶、線下聯動、醫療轉介機制,強化心理危機干預,加強部門協調,暢通轉診渠道。(省衛生健康委、團省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提升應急援助能力。教育、衛生健康部門建立健全兒童青少年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機制,並制定校園突發心理危機事件處理預案,組建省、市、縣三級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隊伍,加強隊伍培訓、演練。強化對心理諮詢中心、醫院急診室、基層公安派出所等單位工作人員心理危機干預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對兒童青少年自傷、自殺等心理危機的識別預警能力。暢通暴力欺淩、虐待問題的舉報渠道,對處於心理危機狀態的兒童青少年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援助。加強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事件新聞報道的指導規範,嚴格保護兒童青少年隱私。(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供全流程全鏈條的心理健康服務保障
(七)提供全面可及服務。充分利用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心理諮詢室和各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為兒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加強0-6歲兒童神經心理行為發育情況、學齡期學習和行為問題的監測和評估,依法經監護人同意後對初篩結果異常的兒童開展復篩和診斷。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數據分析研究,定期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測評,構建完整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體系,發現學生心理、行為異常的,應當及時了解情況並積極干預。督促家長承擔起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做好家庭教育指導,關注兒童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狀況,加強親情陪伴,尊重和維護兒童青少年人格尊嚴。(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婦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優化重點疾病篩查診療康復服務。推動兒童孤獨症防治工作關口前移,實施0-6歲兒童孤獨症早篩早診早治項目,完善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網路,規範康復機構管理,加強康復品質監測評價,不斷提升康復服務水準。聚焦兒童青少年焦慮抑鬱、睡眠障礙、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等非重性精神障礙,強化“預防、治療、管理、康復”全流程服務,探索兒童青少年焦慮抑鬱、睡眠障礙、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強迫障礙治療康復模式。(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省殘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強重點兒童青少年群體心理關愛。學校對貧困、留守、單親、殘疾等學生給予重點關愛並在必要時開展心理干預,對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做好嚴重不良行為及接受專門矯治教育的未成年人、服刑人員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刑釋青少年、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青少年等重點青少年群體心理關愛服務。(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等組織作用,積極開展同伴教育,增強同伴支援。結合“最美家庭”“家庭文化節”等主題活動,培育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應對能力,保持健康心理狀態。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提高全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體育局、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省民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納入平安江西、健康江西建設重要內容,深化部門協作、社會動員、全民參與,壓實部門、學校、社區、家庭四方責任,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心理健康工作局面。要總結推廣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典型經驗和工作亮點,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問題,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親子關係丨二胎家庭孩子間衝突的化解良策2025-08-03
專家雲集廈門研討校家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2025-08-03
最新印發!江西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全文)2025-08-03
預防關口前移 安徽構建優質高效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2025-08-03
星人物|李海燕:創新"心理+"服務模式 做溫暖的"心靈擺渡人"2025-08-03
基層心理服務需求增多 上海:社工介入社區心理服務讓居民“心暢”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