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編纂工程啟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支援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的決策部署,積極響應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鼓勵民營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向社會奉獻愛心,由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雜誌社、《中華慈善大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組委會聯合發起的《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編纂工程3月20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將面向全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慈善團體公開徵集新時代慈善實踐典範,以系統化、專業化的編纂體系,全景式記錄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圖景。
中華慈善大典編輯委員會主任、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雜誌社執行副總編輯馬海濤表示:“自2010年《中華慈善大典》首卷問世以來,《中華慈善大典》始終以編年體方式,忠實見證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歷程。首卷系統呈現了霍英東、邵逸夫等慈善企業家的家國情懷;第二卷生動記載了黨彥寶、宗慶後等企業家的慈善人實踐。此次編纂活動旨在以‘慈行天下,典藏大愛’為主題,致力於深入推進慈善領域改革創新發展,褒揚慈善典型,宣傳慈善榜樣,講好慈善故事。”
編纂團隊將以學術化的視角、國際化的視野,構建多維度的慈善價值評價體系,深度挖掘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現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等方面的時代價值。
《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在內容維度上,重點呈現慈善力量在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社會治理等關鍵領域的創新實踐;在價值導向上,突出慈善事業對完善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的支撐作用;在傳播效能上,借助2025年第十三屆民生發展論壇等平臺,構建全方位的慈善文化傳播矩陣,讓中國慈善故事走向世界。編委會特別設立專家評審委員會,採用“案例申報—專業評估—實地調研—文本編纂”的編審機制,確保入選案例的典型性和示範性。
《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編纂工程創新性地引入數字化呈現方式,將同步建設“中華慈善雲典藏”數據庫,通過多媒體交互技術,實現慈善案例的可視化呈現,讓慈善故事更加生動、更具感染力。入選機構及個人不僅將載入典籍,其感人故事創新模式還將在“慈善中國”國際傳播平臺進行多語種推廣,向世界展示中國慈善事業的卓越成就。
《中華慈善大典》第三卷編委會誠邀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這一文化盛事,重點徵集以下領域的實踐典範:社會保障體系創新、鄉村全面振興工程、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文化傳承保護實踐以及共同富裕機制建設等。讓我們共同書寫新時代的慈善新篇章,為慈善文明存歷史印記,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