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與《我們的河山》驚艷上海電視節 超高清爆款閃耀國劇之光!
發佈時間:2025-08-03 13:18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夏岩
今日,在第30屆上海電視節開幕首日,白玉蘭電視論壇發佈的“超高清創製片單”和圓桌論壇成為業內外關注的最大亮點。其中,兩部“超級爆款”《太平年》《我們的河山》以無與倫比的題材厚度、工業規格與精神高度震動業界,成為全場焦點。
此次發佈的6部超高清精品劇集《我們的河山》《曙光》《大生意人》《張謇》《櫻桃琥珀》《太平年》如利劍出鞘,以技術革新與創新敘事共振,宣告中國影視工業正式邁入超高清時代。這不僅是一場超高清影視技術成果的集中檢閱,更是在國家廣電總局“2025超高清發展年”戰略指引及抗戰勝利80週年重大主題宣傳背景下,國劇向世界級水準發起的一次集體衝鋒,閃耀出中國故事獨有的時代精神與美學光芒。
山河大道·光影鑄魂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召開的抗戰勝利80週年重點電視劇創作播出推進會強調:“抗戰題材創作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當超高清鏡頭成為書寫民族精神的新筆觸,歷史正劇的回歸承載著深沉的家國敘事,本屆上海電視節發佈的《我們的河山》《太平年》《曙光》《張謇》等6部超高清大劇,正以多元視角構建民族精神譜係,以超高清為筆,書寫中華文明的當代影像志。
裂土紛爭,越享太平。華語歷史巨制《太平年》以“獨一無二的題材深度、超級製作的工業高度、行業期待的文化厚度”成為2025年最受矚目的歷史大劇。該劇以五代十國至北宋初年為背景,飽含中國儒家道統,文脈氣韻壯闊,深度講述了吳越王錢弘俶與宋太祖趙匡胤推動“納土歸宋”、實現山河統一的歷史創舉。全篇既包含吳越國兩代四王保境安民、克己慎獨、守心明性治理吳越的歷史故事,又以更廣闊的視野追溯後晉、後漢、後周至北宋的跌宕歷史,火焚宮禁、契丹圍城、稅收改革、修大河、賑黎庶……以千年之前中國人民的堅韌和智慧,淬煉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和文化基因,全景式展現了千年前華夏大地的戰爭與和平。該劇總導演楊磊在圓桌論壇上表示:“《太平年》要讓世界重新發現中國歷史劇的厚重——不是靠宮鬥奇觀,而是靠技術淬煉出的文明質感。”
《我們的河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獻禮之作、新時代精品抗戰劇的迭代之作,是首部深入詮釋“兵民是勝利之本”、首部以敵後戰場視角全面講述共産黨在抗戰中發揮中流砥柱巨大作用的全民抗戰史詩。發佈會現場,該劇導演毛衛寧以“見所未見”的觀劇體驗,通過兩段拍攝花絮,闡釋超高清技術如何抵達真實的歷史:“拍攝中,我們用了無人機航拍,從一個碉堡可以飛到幾百米外,近距離超高清拍攝另一個山頭,不再是模糊的、黑乎乎的一片,這在過去很難做到。現在我們在超高清技術下,利用超高清模組設備提升視覺效果,沉浸式展現真實的歷史,細節展現八年抗戰中的生存質感和眾生相。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全民抗戰史詩劇向觀眾呈現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抗戰歷史,展現抗戰的全面性、曲折性和知識性。”
主演王雷則從角色成長角度揭示人物深層意蘊:“莊埼風是不同於以往抗戰劇硬漢軍人形象的全新人物。放下筆桿,拿起槍桿,從教室走向戰場,莊埼風從文弱書生到基層黨員骨幹的蛻變,展現了他對國家和人民深厚的情感,展示了可信、可愛、可敬的,為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能夠付出一切的人民英雄形象。”製片人王玨稱《我們的河山》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好看、表演精彩的抗戰巨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我們希望通過敵後戰場的稀缺視角,展現基層共産黨員和普通抗戰兵民的形象,以及他們身上的中華民族情感和堅韌,深刻展現愛國主義的磅薄力量,激勵和影響當代年輕人。”
像素革命·工業築基
4K/8K超高清技術絕非單純的解析度提升,它是一場席捲影視工業全鏈條的革命。本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圓桌對話中,“技術為骨、文化為魂”成為主創共識,而《太平年》與《我們的河山》正是這場革命的先鋒標桿。
《我們的河山》將超高清技術作為實現“歷史真實”“戰爭真實”“百姓生活真實”的鑰匙。毛衛寧導演強調:“技術不是炫技,而是讓歷史可信的手段。”無人機航拍與多機位沉浸式長鏡頭跟拍打造身臨其境的戰場體驗,超高清鏡頭下,“大刀拼刺刀”的冷兵器搏殺、“呂家寨保衛戰”的慘烈巷戰,連同反季節種植的小麥紋理、百姓粗布衣的質感,共同構建出觸手可及的殘酷場域與生活肌理。華策集團總裁傅斌星表示:“《我們的河山》用超高清實現‘小切口大史詩’的敘事革命,4K/8K鏡頭下的鄉土中國成為全民抗戰的微縮宇宙,深入闡述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主題,反映了黨中央‘派兵去山東’的重大戰略,講清楚了為什麼中國共産黨是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謳歌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抗戰的偉大精神。”
《太平年》則以前所未有的工業規格,震撼全場。該劇聯合導演陸貝珂以“承文化之脈,拓科技之新”為題,揭開了這部“超級製作”的技術密碼:全劇採用RED 8K攝影機與蔡司SP鏡頭組拍攝,生成1.7PB原生素材(常規劇集的5倍),9組192TB存儲陣列同步運轉;為匹配8K精度,8000套服飾復原唐代“草木染”工藝,道具精度誤差小于0.1毫米,主演頭套鉤織密度達每平方釐米120針。更關鍵的是,其成片將首度應用廣電總局2024新標,支援國産HDR Vivid與Audio Vivid音視頻技術,“打破好萊塢杜比標準壟斷”。該劇總導演楊磊指出8K帶來的美學範式顛覆:大軍屠城時飛濺血滴需具流體力學真實,刀刃劃破官袍的纖維斷裂必須肉眼可辨,燈光、粧發、道具等一切流程皆因技術升級而極致化。
兩部巨制以令人咋舌的工業規格和美學探索,響應廣電總局“高標準高品質完成4K超高清製作,為行業樹立標桿”的號召,為中國影視工業築基立范。
華流出海·文明對話
此次發佈的超高清創製片單中,華策集團連出兩部超高清“王炸”——《太平年》《我們的河山》,其作品數量之多、視角之新、份量之重、規格之高、厚度之深,不僅彰顯華策厚積薄發,“高精尖”的內容版圖,更昭示了中國頭部民營影視文化企業自覺肩負的家國情懷與全球創作視野——向世界級水準看齊,以技術和內容雙核驅動,打造全球內容爆款,推動中國文化“華流出海”。
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趙依芳堅定表示:“《太平年》要做歷史劇的標桿,要向世界級水準看齊!”據了解,《太平年》已啟動全球4K/8K多版本製作,“納土歸宋”的和平命題將搭載多國字幕,通過奈飛(Netflix)、迪士尼+(Disney+)等平臺進軍歐美主流市場。製片人王燕揭示其“影視文旅出海”模式,旨在讓吳越風華成為世界級中國文化符號。《我們的河山》全景勾連全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其承載的“兵民是勝利之本”偉大抗戰精神,被視為“高品質可視化的愛國主義、中華民族精神符號”,具備巨大國際傳播潛力。從《外交風雲》到《國色芳華》,再到如今的《太平年》《我們的河山》,華策始終將“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熔鑄于創作基因,以持續創新踐行文化使命。
中國故事正對話未來,走向世界。當紅日驅散黑暗,沂蒙小調從8K螢幕流淌而出;當“納土歸宋”的鐘聲響徹世界,本屆上海電視節釋放的信號無比清晰:超高清技術正為國劇注入磅薄新動能,一批兼具歷史深度、美學高度與工業精度的史詩之作,將承載中華文明的精神密碼,以更富感染力、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在全球熒屏掀起“中國浪潮”。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